產品介紹
香草小常識&不同飲食文化
Mixed spices(瑪撒拉masala)是不是咖哩粉!?

瑪撒拉(英語:masala;印地語:मसाला; 孟加拉語:মশলা; 烏爾都語:مصاله; 尼泊爾語:मसाला),是一種由多種香料混合起來的調味料,馬薩拉其實是一個泛稱,有不同的款式型態,可以有乾粉狀的、或糊狀的。
其實你如果拿各國料理一比,會發現歐美以及東南亞強調的是香料的新鮮度,當然跟地理及氣候環境也有關係,歐美及東南亞當地種植與取得都很方便所以能新鮮享用,但是在印度慣用的香料就非一年四季都能取得,又加上老祖宗留下來就是乾燥保存,要使用時不受季節性影響,歷代久遠下來後,造就了他們慣用乾燥香辛料,如果你有在電視上看過或是親身到此一遊過,想必在市集香料鋪中會發現超多顏色與不同香辛料粉末在販售,讓人眼花撩亂,小茴香籽、芫荽粉、印度咖哩葉、丁香粉、辣椒粉、薑黃粉、馬薩拉綜合香料粉Garam masala,印度什香粉……..琳瑯滿目,且分為原狀、粉狀、葉片狀擺在一起,各有不同,雖然一般都會有大蒜、薑、洋蔥及以印度辣椒製成的醬;其他常見的材料有:茴香、白胡椒、黑胡椒、丁香、肉桂、豆蔻、薄荷葉、阿魏、咖哩葉等。日常生活從三餐到零食甜點都離不開香料,因此一道料理往往有七、八種甚至更多的香料混合,深邃濃郁常讓我們的舌頭分不出來到底吃到什麼,只覺得味道迷人,然後一律稱之為「咖哩」作為總結。
個人觀點:是也許使用過多香辛料到無法給一個明確的說法,所以用咖哩二字作為代表吧。
瑪莎拉這個東西它的味道很特別,類似於咖喱,有的人特別喜歡,有的人非常抵制。但大多數人能夠接受,原本這個東西被英國人起名叫做咖喱,實際上就是印度的瑪莎拉!
而印度咖哩中更是可分重味和淡味兩種,黃咖哩 ,紅咖哩和瑪莎拉咖哩屬重味,綠咖哩,白咖哩屬淡味。
在點印度菜時,常看到masala(瑪撒拉)這個詞,有fish masala(魚類咖哩粉)、chicken masala(雞肉咖哩粉)或vegetable masala(蔬菜咖哩粉)、meat masala(肉類咖哩粉)、chaat masala(沾水果拌沙拉用瑪撒拉)、tea masala(茶用瑪撒拉)等……..masala(瑪撒拉)就是混合香料的意思,適合和魚一起煮的就是fish masala、和適合雞肉且最搭的就是chicken masala,每個料理者或家庭的配方都不同,就拿印度人常用的馬薩拉綜合香料粉來說,有些人會用二十多種香料製作,有的人只獨鍾愛六、七種,除了自己調香外,印度傳統市場裡也都有香料舖,如果今天想煮什麼,只要告訴店家辣度多少偏好哪種,就能代客調香,超市也賣有調好的masala懶人方便包。
印度的三大宗教印度教不吃肉,伊斯蘭教不吃豬肉,狗肉,錫克教不吃牛肉,羊肉,如果算起來,各種宗教都能吃的,就是雞肉了!
因此在當地瑪撒拉masala多以配合雞肉或魚、蝦為主食用量最廣,另外印度也有很大量的素食人口,對於不同食材,他們會以不同的masala來處理,面對羊肉時,會選用重味道的香料來壓住羊肉的騷味;海鮮masala的味道較淡,主要用來提點海洋的鮮味但又要去除海鮮的腥味;蔬菜一般都會調得比較辣,讓大家可以更下飯。
使用馬薩拉時,最重要的不是追求所謂的道地口味,而是如何正確地運用各種香料,調配出自己喜歡的味道,才能輕鬆地食用美食。